導航定位激光信息源,擦亮嫦娥五號太空牽手“靈敏之眼”
12月6日5時42分,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,并于6時12分將樣品容器安全轉移至返回器中。
軌道器逐漸接近上升器,國家航天局供圖
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月球軌道交會對接,也是跨越38萬公里的首次“太空牽手”,這個過程中有一個被譽為“靈敏眼睛”的光學成像敏感器,該設備能讓兩個高速運行的飛行器更加迅速、可靠的對接在一起。而能保持這雙“眼睛”持續炯炯有神,中國電科研制的導航定位激光信息源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軌道器與上升器完成交會對接,國家航天局供圖
“導航定位激光信息源是光學成像敏感器的關鍵組件,即使是在太空中漆黑無界,它也能發出激光,在黑暗中找到目標,傳遞信息;即便是在面對太陽強光的直射時,它也能發射出比陽光更加明亮的雙波長激光,確?!劬Α槐粋?,找到目標?!敝袊娍茖<医榻B,導航定位激光信息源作為光學成像敏感器關鍵單機中的關鍵組件,首次在月球軌道構建組合體中使用。作為新一代的導航定位激光信息源,不僅激光信號輸出功率得到了大幅提升,而且還可以根據實際應用需要主動靈活地調整關鍵參數,為光學成像敏感器提供更為靈活和方便的激光信號源,使其抗雜光能力更強,即便是在面對太陽強光的直射,也能確?!把劬Α辈皇軅?,這極大地提高了交會對接的可靠性,并有助于延長對接窗口期。
導航定位激光信息源有一個重點是激光輸出裝置,必須滿足低損耗、高抗損傷、高可靠性、高環境適應性和高抗輻照等要求。中國電科項目團隊在有限時間內,結合航天實際應用進行產品原理和工藝的全新設計,進行了完整、充分的相關環境試驗,一直在重量控制和溫度控制上尋找最佳平衡點,通過精確的計算、反復的仿真以及試驗驗證等,充分保證產品的綜合性能,滿足了指標要求。